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,正月是农历的元月,古人称“夜”为“宵”,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所以称正月十五为“元宵节”。日期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。
01元宵节快乐
元宵,原意为“ 上元节的晚上”,因 正月十五“上元节”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,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“元宵节”。元宵之夜,大街小巷张灯结彩,人们赏灯,猜灯谜,吃元宵,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,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。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,只称正月十五日、正月半或月望,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。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,又称上元,唐末才偶称元宵。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。到了清朝,就另称灯节。
02
元宵节的习俗
吃元宵
吃元宵,是一个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习俗,意喻团团圆圆、平平安安。多在元宵节吃,也有当点心吃。
一般有多种馅料,其中黑芝麻馅的最为多,元宵除了一般的,还有酒酿小圆子等种类。正月十五吃元宵,“元宵”作为食品,在中国也由来已久,有团圆美满之意。
闹花灯
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,始于西汉,兴盛于隋唐。隋唐以后,历代灯火之风盛行,并沿袭传于后世。
元宵节是一年中灯火最旺的时节,可算得上是“火树银花不夜天”了。山西民间的灯火,自然也不例外。当然,这里要把灯与火区分开来。灯,是闹花灯闹花灯;火,是放烟火。
猜灯谜
元宵节,中国民间有“观灯猜谜”的习俗。民俗专家介绍说,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。
元宵节,中国民间有“观灯猜谜”的习俗。民俗专家介绍说,猜灯谜,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。猜灯谜,据记载,猜灯谜自南宋起开始流行,至今不衰。“猜灯谜”又叫“打灯谜”猜谜的人众多。
耍龙灯
耍龙灯又称舞龙、龙灯舞,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,从春节到元宵灯节。
中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。经过千百年的沿袭、发展,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、表演优美、带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舞蹈。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。
03
闹元宵 猜灯谜
谜面:云盖中秋月,雨淋元宵灯。(打一成语)
谜底:下落不明
点击此处查看谜底
谜面:春色满园十五夜 (打一成语)
谜底:花好月圆
点击此处查看谜底
谜面:金钩吊银圈,姐妹隔座山。若要来相会,需到天色晚(打一日常用品)
谜底:耳环
点击此处查看谜底
HAPPY LANTERN FESTIAVAL
-END-